一、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立而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,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,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,互相作用和不断运动,是事物生长、变化和消亡的根源。 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用以解释人体脏腑生理、病理以及临床诊断、治疗和处方用药的一种说理工具,也是人体内外结构及功能之间两个对立面的通用代名词,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以说明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。 (一)阴阳的对立性、相对性和灵活性 阴阳是抽象的名词,它的基本意义是说明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和统一,是代表事物相对现象的两方面,它可以作为一切事物的分类、变化的总纲,也可以说明由简到繁,从博返约的道理。如“水为阴,火为阳”,“水火者,阴阳之征兆也”。 由于上古劳动人民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,发现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,无不包含着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方面,如天与地、上与下、左与右、动与静、出与入、升与降、成与败、昼与夜、明与暗、寒与热、水与火等。可以说明阴阳是相对而机动的代名词,凡是活动的、兴奋的、在外的、向上的、无形的、温热的、光亮的、刚强的事物,都属于阳的范畴。一切沉静的、抑制的、在内的、向下的、有形的、寒冷的、黑暗的、柔弱的,都属于阴的范畴。 阴阳的相对属性既代表两个对立的事物,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听存在的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,例如白天属阳,夜晚属阴,但白天之中,早晨至中午属阳,而中午至傍晚属阳所以说阴阳不是绝对的。同时,必须有相对的关系和客观事物作为基础,例如,要辨别一个患者的病情属阴属阳,首先患者要有症状的存在,然后才能根据患者的脉证,运用阴阳进行分析,如果脱离客观事物而空谈阴阳,阴阳本身便是一无所有。 (二)阴阳在对立基础上具有统一性(阴阳互根互用) 任何事物阴阳之间,除了互相对立的关系之外,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,因而它们又是统一的,互相资生、互相依存的。所以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”。例如,物质属阴,功能属阳,脏腑功能之所以能发生正常的生理活动,要靠物质的供养作为基础(阳生于阴);而物质的消化、吸收、代谢等等,要靠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,作为生化的动力(阴生于阳),通过阴阳的互相作用,构成了人体的生理活动。 阳主生发,阴主长养,如果只有物质的阴,没有阳的气化,或者只有脏腑的功能(阳),而无物质的供养(阴),因而阳就不能起生发的作用,同样,阴也不能起到长养的作用。所以说“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。” 根据“阴生于阳,阳生于阴”的互根道理,说明了生命的根本自始至终是一个阴阳互相联系,互相斗争的过程,所以说“生之本,本于阴阳”。如果阴阳任何一方发生了异常变化;就会发生病变。例如,气属阳,血属阴,“气主煦之,血主濡之”(《难经》),气血互相为用,互相维系,方能保持人体的健康。在病理上气虚就会失去温煦固摄作用而血脱;血虚就会失去濡养涵蓄的作用而气散,故阳虚则阴脱,阴虚则阳越,甚至发展为“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”的危垂证候。 同样,心阴不足,可以导致心阳不足。在心阴不足的初期,可以出现心阳的虚性亢进(心烦、怔忡、失眠、多梦、脉数、舌红)的证候,但由于缺乏阴(物质)的供养,功能的亢进只能县暂时的,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由兴奋而转为衰竭,出现心悸、空虚、虚烦、脉虚、舌淡等阴阳两虚的脉证。 从以上的论述,不论是从生理的活动或病理变化来看,都说明阴阳在相对的基础上是统一的,是互相为用、互为其根的。 (三)阴阳的消长平衡与失衡 人体的阴阳,一方面,它代表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;另一方面,它又存在着“阴消阳长”和“阳消阴长”互相斗争的过程,此消彼长,此盛彼衰,从而维持人体相对的动态平衡。 阴阳的消长关系,是有一定限度的,如果超越了生理的限度,便出现阴阳的偏盛或偏衰,可发生不同的病变。 1.阴虚阳亢 阴虚(肝肾)过甚(阴消),阳气得不到足够的阴来涵养,阳气不能潜藏,就会出现阴虚阳亢(阳长)的证候。例如,阴虚阳亢的高血压病,其症状是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、多梦、性情急躁易怒,舌质干红、脉弦细数等。 2. 阳盛阴虚 患急性热性病,往往大热(阳长)伤阴(阴消),出现烦渴,尿短少,唇焦舌燥,甚则出现昏迷(阳明腑实或热人心包)等阴伤液耗的证候,它是属于阳盛引起阴虚造成的病变。 急性热性病→大热伤阴→阳盛阴虚→烦渴,尿短少,唇焦舌燥,脉洪大或沉实→甚至昏迷→泻热存阴 3.阳虚阴盛 脾肾阳虚,运化失职,水湿内留,形成阴邪过盛,寒水泛滥的水肿病。 脾肾阳虚→运化失职→水湿内留→阴邪过盛→水湿泛滥一一水肿一>补阳抑阴(阳虚为主) 4.阴盛阳虚 内伤生冷,寒邪直中,导致寒中洞泄,脾肾阳伤,四肢不温,昏迷抽搐的慢惊证,这是由于阴盛引起阳虚所造成的。 (四)阴阳的转化 阴阳,这一对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,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,阴可转为阳,阳可转为阴。引起阴阳转化的条件,一般有以下几方面。 1. 体质的强弱 疾病初起,人体正气未衰,多表现为实证(阳);病久失治,正气已衰,常由实证转为虚证(阴)。 2.病机的转归 例如,高热患者,大汗亡阳而出现四肢冰冷(由阳转阴);感受寒邪,阳气不伸而发热(由阴转阳),或者是真寒假热,真热假寒等。 3.治疗的当否 阳热之证,过用寒凉伤阳,可以变为寒证;里虚寒证,过用温燥之药,伤阴耗液,可以变为热证。 二、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是重要的一环,因而不论是生理的功能,病理的变化,诊断的方法,治疗的原则等,都可用阴阳的道理来分析归纳,现在逐次概述如下。 (一)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组织结构有内外、上下之分,根据阴阳的属性,可以说明其部位的归属,例如,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说:“夫言人之阴阳,则外为阳,内为阴。言人身之阴阳,则背为阳,腹为阴。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,则脏者为阴,腑者为阳。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皆为阴,胆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六腑皆为阳······故背为阳,阳中之阳心也;背为阳,阳中之阴肺也;腹为阴,阴中之阴肾也;腹为阴,阴中之阳肝也;腹为阴,阴中之至阴脾也。” 从人体的内外来说,则身体的外部为阳,内部为阴;从前后来分,则背部为阳,腹部为阴;从脏腑来分,则五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,藏精而不泻,所以属阴;六腑(胃、胆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),传化物而不藏,所以属阳.背部为阳,心属火而居于上,是阳居阳位,所以说“阳中之阳”。肺虽居于上,但属金而性凉,是阴居阳位,所以说是“阳中之阴”。腹部为阴,肾属水而居于下,是阴居阴位,所以说是“阴中之阴”。肝属木而体阴用阳,其性刚强而居下焦,是阳居阴位,所以说是“阴中之阳”。脾属土而居太阴,所以说脾是“阴中之之至阴”。 (二)说明人体生理功能 人体的生理功能,一方面,表现在脏腑经络的各个作用及其相互的关系,另一方面,表现在抗御病邪的侵袭,卫外的力量。在《内经》里,常常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生理功能。例如,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说:“阴者藏精而起亟也,阳者卫外而为固也。”这就是说阴在内,是蓄藏精气的,是物质的来源,当阳气在外行动的时候,在内的阴精便起而相应地支援;而阳气在外,能保卫而固护于外,使邪气无法侵袭人体。这种互相为用,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,是保持协调而相对的动态平衡。所以,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指出: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”这不单说明阴阳的互相关系,而且也概括地说明阴阳的生理作用。人体之阴气能内守不散,是因为有阳气的外卫;而阳气能在外运行,起到卫外的作用,是由于有阴气的内守。换言之,阴是物质,阳是功能,两者之间必须互相资生,互相为用,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。 总而言之,人体的生理功能,分而言之,则有脏腑、经络、四肢、百骸,合而述之,不外阴阳二气而已。阴内而阳外,两者相对平衡,互相为用,腠理固密,则虽有“虚邪贼风”,弗之能害。 (三)说明疾病的变化 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提出: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;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”阴气与阳气相对的平衡,然后阴气才能内守而涵养阳气,阳气秘密而主生发,固卫于外,阴阳互相资生,互相消长,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。如果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,就会出现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现象,阳偏盛就会形成阴虚,阴偏盛就会导致阳衰,例如,功能亢进,津液消耗等热性证候,多属阳偏盛,而功能不全或减退,浊阴之滞积(如阳虚水肿)等寒性证候,多属阴盛。所以,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说:“阴胜则阳病,阳胜则阴病;阳胜则热,阴胜则寒。” 阳主外,其气热;阴主内,其气寒。一般来说,阳虚则外寒,阳盛则外热;阴虚则内热,阳盛则内寒。但在病情危重,阴阳格拒的情况下,也有所不同的,所谓“重寒则热,重热则寒”,“重阴必阳,重阳必阴。” 以上寒热的真假,是就阴阳格拒的特殊情况而言的,它的本质和现象是不一的。根据病情的转归,阴阳的转化,很多疾病可以由热证变寒证、寒证变为热证。例如,外感寒邪,表现为恶寒,甚则战栗,如不汗解,阳气被郁而出现高热、烦躁、口渴等,便是由寒证转为热证了;又如小儿肺炎,开始有高热、咳喘等阳证,但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,往往是手足冰冷,面色苍白,唇鼻发青等阴证。 总之,阴阳可以说明病位的内外,疾病性质的寒热,以及正邪消长的虚实,从而对病机有概括的认识。 (四)作为诊断的总纲 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、八纲(阴、阳、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)是诊察疾病的基础,是分析归纳疾病的依据。而阴阳在八纲之中占主要地位,为辨证的总纲。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” 从脉从色都可以用阴阳来说明,而疾病的归纳,虽然是有八纲之分,但又可以归纳为阴阳两大类。 可见,疾病的种类虽然是复杂的,但仍然可以根据病位、性质、消长而决疾病的属阴腐阳,作出正确的诊断。 (五)确定治疗原则 疾病的治疗,是根据病机而决定的。治疗目的在于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。协调阴阳的相对平衡,以达到扶正祛邪,如阳热太过而导致阴液耗损者,则以寒凉之剂以退其阳热之邪;阴寒太盛而阳衰者,则以温热之品以除其阴寒之邪。这就是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所谓“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”的原则。如果由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形成阴盛者,则应益阳以消阴,因为阴之所盛,实由于阳之先虚而致之;由于阴先虚而导致阳浮(头晕、目眩、耳鸣)者,则应补阴以潜阳。这便是“阳病治阴,阴病治阳”的原则。 总之,疾病治疗的基本法则-----有余则泻,不足则补,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重新恢复相对平衡,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活动。 (六)归纳药物的性能 从治疗疾病的效果来说,药物的功能特性是多种多样的。但归纳起来,不外乎寒热温凉,辛甘(包括淡)酸苦咸四性五味,以及升降浮沉而已。其中寒凉属阴,温热属阳;沉降为阴,升浮为阳。辛甘淡能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(包括咸)。 温性、热性的药属阳----附子、肉桂、干姜 凉性、寒性的药属阴----黄柏、黄芩、黄连 辛甘淡味的药属阳------吴萸、甘草、茯苓 酸咸苦味的药属阴------白芍、牡蛎、黄柏 升浮、发散的药属阳----苏叶、薄荷、柴胡 沉降、涌吐的药属阴-----龟甲、磁石、瓜蒂 由此可见,不论是药物的四性五味,或者是升降浮沉,都可以用阴阳来归纳,以便正确应用于临床,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。 毛主席说:“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”(《新民主主义论》)。阴阳学说虽然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,对祖国医学起了促进的作用,是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,但也掺杂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。例如,人的听觉,视觉和手足运动的能力,主要是取决于各人后天的劳动锻炼,但“天人相应论”者,不根据客观实际,采取形而上学的“取象比类”方法,说什么“天不足西北,故西北方阴也,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;地不满东南,故东南方阳也,而人手足不如右强也。”认为天有日月星辰,人也有“帝皇将相”,内脏也有“君臣将相”,甚至连处方配伍也有“君臣佐使”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,人和自然界确有密切的联系,这是客观的事实。但是和“取象比类”的方法来解释人体组织器官,生理病理是有本质的不同。所以,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予批判地总结,对于正确合理的部分应当努力发掘,并加以整理提高;对于糟粕的部分,必须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扬弃,决不能兼收并蓄。